English

为交通拥挤开药方

1999-07-05 来源:生活时报 辛白 我有话说

交通堵塞,是一种常见的城市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幸免,且无良药可医。人们在赞誉汽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在抱怨由堵车造成的不方便。看来,成也汽车,败也汽车!

现代社会衡量事物的尺子是金钱。用这把尺子衡量堵车,其结果让人心惊。据美国有关部门对因交通拥堵而损失的时间和燃料的价值所做的估算,假定每一辆轿车车上有1.25名乘客,并且假定每个人在交通上利用时间的平均价值为每小时11美元,那么,美国每年交通拥挤的代价超过了750亿美元;其中洛杉矶地区居全国首位,每年的代价为90亿美元,纽约为80亿美元。欧洲及亚洲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甚至比美国还要严重,许多城市高峰时间汽车的平均时速低于9公里。在此,我们还没有将大气污染的代价计算在内。

中国尚无这方面的统计,不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尽管汽车数量远不及西方国家,但堵车的程度却已并不逊色了。

交通拥挤问题,令有关方面专家大伤脑筋,有的在疏导上做文章;有的在发展轻轨铁路上找出路。总之,专家们的思路还是围绕在技术问题上。在这时,经济学家参加了进来,他们提出用经济手段解决交通拥挤的难题。

经济学中的一条规律表明,免费商品的供应会造成需求的扩大,从而引起拥挤和排队。经济学家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应该用价值规律的杠杆解决交通拥挤。譬如,根据一天中不同的时段、一周中不同的天、交通拥堵的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的路段和不同的车道,制定有所差别的交通收费标准。当然,在高峰时间市区的敏感路段,收费标准应该最高。这样一来,有些人会根据收费标准调整自己出行的时间和路线。对于有着弹性工作时间的人、退休者或购物者来说,他们会改变开车出门的时间或路线,以避开“高额”收费。有些人也会放弃开车,而选择乘公共汽车或地铁。

经济学家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只是操作起来难度很大。美国等一些国家正在采用电子技术将经济学家的建议付诸实施。其做法是:每一辆汽车都被要求安装无线电收发器,就像每家安装煤气表和电表一样。在公路的每个路口安装电子道路收费器,当汽车通过时,汽车上的无线电收发器自动发出车辆身份证标识,收发器就将这辆车的通行费计入这位顾客的帐户。

随着私人汽车的急剧增加,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一天比一天紧张,解决这一难题也就一天比一天迫切。西方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能不能治中国的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